附件一
新竹縣106學年度第2學期暨107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學校申請表
申辦學校
|
新竹縣立橫山國民中學
|
學校類型
|
□特偏 ■偏遠 □一般:班級數__7__班
|
計畫名稱
|
藝起橫中
|
合作團體
|
藝術家---趙梅英
|
參與對象
|
七、八、九年級
|
人數(次)
|
150
|
申請額度
|
75500
|
辦理時間
|
自107 年 9 月11日起
至108年07月31日止
|
計畫概述
|
*計畫緣起
深耕藝文的計畫一直以來在各個申請的學校獲得到極大的廻響,偏鄉地區學子可以藉由這項活動增進自信心、創造力及多元學習。多方思考後,決定先由美化校園環境來打造獨特的「橫山國中」。
實施之後教師團隊一致認為---資源共享,引進不同專業專長的藝術工作者能讓課程更豐富,教師也能學習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除了讓全校師生能和藝術家面對面互動,以了解、分享藝術家創作歷程,藉由藝術家的專業帶動教師的增能學習,以提升本校師生的藝文知識與技能。看到學生能珍惜得來不易的師資也是一件喜事。所以,培養全方位均衡發展的健康學生,而讓校園中的孩子更能穩定的成長,在此參考海內外初等教育的實施計畫及歐美國家的人文教育與素養,發現唯有藝術教育再深耕是不二法門。
*計畫主題【木工技藝傳承】
引進新竹縣在地藝術家,熟稔於各項複合媒材的操作運用,學養紮實、教學經驗豐富的趙梅英老師蒞校指導學生。透過木工基礎的訓練,結合生活中的素材,與學生共同思索創作主題來營造不一樣的美感空間,體察族群人際間的各種情感,研擬教學單元課程深化學校本位藝術與人文課程之推展。
|
聯 絡 人
|
林尚儀
|
機關首長
|
李盈璋
|
聯絡電話
|
03-5931665#22
|
E-mail
|
reeze77@yahoo.com.tw
|
|
|
|
|
|
|
附件二
新竹縣106學年度第2學期暨107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計畫申請表
學校名稱: 新竹縣立橫山國民中學
|
實施課程名稱:藝起橫中
|
實施項目:視覺藝術
|
是否已申請其他方案補助:▓否
□是 (補助單位: 補助金額: )
|
參加類組: □國小組 ▓國中組
|
■初辦□續辦(最近一期補助額度:無)
|
方案符合條件(可複選)
■課程優先原則:依在地特色及學校重點需求,優先發展深化學校本位之藝術與 人文課程及教學。
■專業成長原則:借重藝術家或專業藝術團體之專長,帶動師生藝術欣賞及創作風氣,協助藝文師資專業成長。
■資源整合原則:結合藝術家或專業藝術團體之專長及學校藝文師資教學優勢共同推展,以提升藝文教學品質。
■普遍務實原則:結合課程及教學務實推展,使全校學生普遍受惠為原則,避免華而不實之大型活動。
■教育專業原則:事前應評估藝術家及藝文專業團體對學生之教育影響,避免特殊舉止、服儀、負向語言及宗教因素等情形。
■永續發展原則:校園營造或藝術創作之進行,應考量校園永續發展原則,不應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避免重複申請原則:為了有效充分利用資源,避免資源浪費,若該計畫已接受其他方案補助,切勿重複申請,如該活動業經其他經費補助者,將不予以補助。
|
教學成員基本資料(含藝術家或專業藝文團體)
|
編號
|
姓名
|
職稱
|
學校電話
|
分機
|
行動
/住家電話
|
E-mail
|
1
|
林尚儀
|
音樂教師
|
5931665
|
24
|
0963157056
|
reeze77@yahoo.com.tw
|
2
|
趙梅英
|
駐校藝術家—木工
|
|
|
|
|
3
|
賴建成
|
視覺藝術兼課教師
|
|
|
|
|
(自行
增列)
|
|
|
|
|
|
註:若成員基本資料表格不敷使用,請自行擴增,
|
主要聯絡人資料: (往後訊息通知將以e-mail為主,務請詳填)
|
姓名
|
學校電話
|
住家電話
|
行動電話
|
傳真電話
|
林尚儀
|
5931665#24
|
|
0963157056
|
5934807
|
|
郵寄地址
|
reeze77@yahoo.com.tw
|
新竹縣橫山鄉中豐路二段415號
|
|
|
|
|
|
|
|
|
|
|
|
|
|
附件三
新竹縣106學年度第2學期暨107學年度申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自我檢核表
※請各校自行勾選學校:橫山國中
主題:藝起橫中
項目
|
符合內容
|
符合
|
不符合
|
無敘明
|
備註
|
1
|
是否延續105、106年之課程
如為新發展之課程請簡述原因:引進外部專業藝術家的資源來提升校內視覺藝術教學之深度與廣度
|
|
V
|
|
|
2
|
是否為正式課程
|
V
|
|
|
|
3
|
是否補足該校師資不足
|
V
|
|
|
該校缺乏之正式師資:
■視覺藝術
□音樂■表演藝術
|
4
|
班級數(偏遠學校)
|
V
|
|
|
學校規模:__7__班
|
5
|
學校教師是否參與協同及分工
|
V
|
|
|
藝能科教師協助外聘教師教學
|
6
|
是否有寫課程之教師
或教案的產出
|
V
|
|
|
■有種子老師
□無種子老師
|
7
|
教師增能部分
|
V
|
|
|
參加相關的研習
|
8
|
學生增能部分
|
V
|
|
|
能瞭解多元的藝術形態
|
9
|
安排實施前及實施後的教師與藝術家的座談或檢討會
|
V
|
|
|
|
10
|
預估受惠師生人數
|
V
|
|
|
人數:_150_人
|
11
|
網頁建置
|
V
|
|
|
|
審核意見:(不需填寫)
審核委員簽名:
|
附件四(A4不得超過五頁)
新竹縣 橫山國中106學年度第2學期暨107學年度推動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計畫
「藝起橫中」(計畫主題)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要點
- 教育部102年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103-107)計畫
- 新竹縣106學年度第2學期暨107學年度推動「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計畫」
-
-
-
-
參、學校班級規模、師生人數、校內藝文師資概況說明
學校地區
|
偏遠地區
|
學校班級數
|
7班
|
學生數
|
150人
|
專業藝文師資現況
|
音樂教師1人、表演藝術教師0人、美術教師0人
|
肆、課程設計
新竹縣橫山國中107學年度上學期藝術深耕課程表
堂次
|
日期
|
時間
|
節數
|
內容
|
教師
|
備註
|
1
|
9/11
|
8:30~14:45
|
6
|
引導學生觀察街道的招牌,商品的包裝的思維,來設計學校各處室掛牌、班級牌及名字牌。將美感、色彩、線條等表現重新給予這些吊牌新的生命與活力。
|
外聘講師:趙梅英老師
校內協同教學教師:賴建成老師
|
全校共6班,每週每班上一節課,各班上課內容皆相同
|
2
|
9/18
|
8:30~14:45
|
6
|
以平面設計在學習單的方式,以年級為區分來設計各處室掛牌、班級牌及名字牌。本節先構圖。
|
3
|
9/25
|
8:30~14:45
|
6
|
以平面設計在學習單的方式,以年級為區分來設計各處室掛牌、班級牌及名字牌。本節以色鉛筆上色。
|
4
|
10/2
|
8:30~14:45
|
6
|
將平面設計的圖案以畫在木牌來呈現,因素材不同,教導作畫的順序及以廣告顏料上色都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本節著木板底色。
|
5
|
10/9
|
8:30~14:45
|
6
|
待木板底色乾涸後,再來構圖,叮嚀學生因侷限木板的大小,圖案線條簡單即可。
|
6
|
10/17
|
8:30~14:45
|
6
|
以廣告顏料在木板上色,提醒同學因顏料無法立刻乾涸,要學習控制水彩筆顏料比例,避免有混色及沾黏情形。
|
7
|
10/24
|
8:30~14:45
|
6
|
引導並認識學校生態池內的蓋斑鬥魚,因體色鮮艷,是一觀賞魚,也是淡水的熱帶魚,曾被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如何以擬人法的畫法將蓋斑鬥魚的生命躍然於橫山國中的社團特色及學習之中,傳達對有生命的動物、昆蟲、花草皆有同理心,一律平等對待。
|
8
|
10/31
|
8:30~14:45
|
6
|
展示各種蓋斑鬥魚、打禪鼓、射箭、田徑、童軍及讀書等的圖片,並示範擬人畫法表現方式,僅供參考,可各自發揮創意。本節在各自發想後展開構圖。
|
9
|
11/7
|
8:30~14:45
|
6
|
以蓋斑鬥魚為主角擬人畫法在橫山國中參加各社團的情形來構圖以色鉛筆或蠟筆著色。鼓勵獨特想法並協助紙筆呈現。
|
10
|
11/14
|
8:30~14:45
|
6
|
主角蓋斑鬥魚、場景著色結束,教授背景的畫法。
|
伍、師資(外聘教師及校內協同教師資料)、參與課程人數(獲益人數)
藝術家∕團體(外聘教師)
|
藝術類別
|
(校內協同教師)
|
藝術家/趙梅英
|
視覺藝術(如附件二)
|
林尚儀老師(教學組長負責行政支援)
賴建成老師(視覺藝術兼課教師負責協同教學)
|
參與課程人數
|
150
|
獲益人數
|
150
|
陸、經費概算:(如有其他專款補助請勿列入,避免混淆。)
經費項目
|
計畫經費明細(表格不足者請自行增列)
|
單價(元)
|
數量
|
.單位
|
總價(元)
|
說明
|
業
務
費
|
外聘講師
鐘點費
|
650
|
90
|
節
|
58500
|
|
材料費
|
100
|
150
|
個
|
15000
|
|
小計
|
|
|
|
73500
|
|
雜支
|
雜支
|
2000
|
1
|
式
|
2000
|
|
小計
|
|
|
|
2000
|
|
合計
|
|
|
75500
|
|
柒、計畫預期成效
(一)落實『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進而統整各學習領域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二)透過藝術與人文教學活動,發展感受性的情意教學,豐富學生的美感經驗外,陶冶學生的性情,豐富學生的生命。
(三)讓藝術走入師生生活,並能體會處處是美,並進而嘗試創作。
(四)尊重不同藝術工作者,虛心接納學習不同的教學方式、經驗和技能 ,擴充並厚實學生創作媒材、知識和技能;培訓種子敎師,揖助教學智識和能力。
(五)藉由駐校藝術家的活動推展,培訓藝術種子教師與學生,讓藝術教育的散播層面更深廣。
(六)經由教學群與藝術家共同商討、設計課程進行協同教學。並於隨堂觀察中配合文字和影像紀錄教學歷程,使學理與技能俱現,並詳作註記,細作檢討,以收宏效。
(七)妥善完整的進行課程,將詳盡的文字及影像資料,透過網頁的建置,建立發表與分享的管道,讓藝術走入生活,營造創新多元積極分享之藝術氛圍,達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目標。
(八)透過藝術與人文教學活動,使學生探索自我,了解自我;豐富學生的美感經驗,陶冶其性情,豐富其生命。
捌、本計畫經陳請縣府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