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輔導室 張文華 主任﹞
國中生正值青少年狂飆期,身心急遽變化,由於近年來,社會風氣敗壞,不肖少年搶奪勒索、聚眾殺人、飆車傷人等事件,屢見不鮮,耳濡目染,影響所及,爭先效 尤,加上不少家庭結構不健全破碎家庭漸多,家庭教育功能日漸式微,所衍生之子女教育問題,層出不窮,在在都是造成社會問題的潛在因素;尤其在此社會轉型的 過程中,家長教育子女的角色,顯得格外重要,否則,青少年接受傳統價值薰陶較淺,而受到外來文化衝擊較深時,就容易陷入迷失的困境中。因此,在傳統與現代 的激盪間,我們家長應如何將傳統價值傳遞給青少年,以及如何培養他們現代化的性格,實在是親職教育的重要課題。
筆者常與學生諮商晤談,只要談及親子溝通問題時,不少埋怨父母不瞭解其內心世界,更深談時常至淚流滿面,彷彿在其小小心靈深處有著不為人之的苦楚與無奈, 似乎,他們都知道,父母的做法都是愛他的,為他好的,可是卻不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得到;深思起來,這癥結就在親子溝通不良,親職教育有待加強所致;以下僅就 幾個親職教育問題,以條例式之敘述,提供各位家長參考:
一、首先父母應認清自己的重要職能:
1.給孩子溫飽、安全感,並注意其身心健康。
2.真心疼惜孩子,不因外貌、成績、聰明才智而有所偏心。
3.認識孩子脾氣,發覺優點,啟發潛能。
二、認清青少年青春期的人格特質:
- 渴望孤獨
- 厭煩不安
- 反抗權威
- 缺乏自信心
- 高漲的情緒
- 協調欠佳
- 厭惡工作
- 對社會的敵對態度
- 對異性的敵對態度
10.過分害羞與膽怯
11.把注意力集中在性
12.白日夢。
三、認清青少年情緒的特徵:
- 情緒的起因不明
- 情緒很強烈
- 不愉快的情緒較多
- 情緒是連續性的
- 情緒缺乏調和性
- 情緒表達比較直接
7.情緒有時又不直接表現出來。
四、建立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 從小教起
- 言教不如身教
- 告訴孩子不良生活習慣造成將來的影響
- 陪孩子一起做,分擔家事
5.教他方法。
五、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 與孩子建立契約行為,彼此相互期許
- 要讓孩子體會到不負責任的後果以及負責任所得到的樂趣
- 將生活事件有趣化、生動化、讓孩子樂於承擔一部份家事,培養其責任感
4.家長以身作則與孩子共同參與、計劃、認定、分享成果。
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 接納孩子
-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 培養孩子的正確人生觀
- 維持家庭的良好氣氛
- 不要求事事完美
- 適時的鼓勵與讚美
- 不將孩子與兄姐或鄰居比較
8.避免「標記」,讓孩子失去自信心。
七、提昇孩子的挫折容忍度:
- 讓孩子瞭解世間事沒有絕對的完美
- 領悟「盡其在我,成事在天」觀念
- 洞悉孩子在遭遇挫折時的反應
- 教導孩子如何去忍耐、等待,以及適當地接受合理的失敗
- 尋求孩子另一方面的成就感給予彌補原先的失落感
6.鼓勵孩子並進行經驗分享,忘記背後,努力向前,向標竿邁進。
八、設法激發孩子的潛能:
- 培養孩子具有冒險性、挑戰性、想像力及好奇心的人格特質
- 培養孩子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 要塑造環境幫助孩子發揮潛能
- 尊重孩子,把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事物當作寶貝來看待
5.找時間多跟孩子一起鑽研,一起學習。
九、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 探討疏導孩子虛榮心的方法
- 以身作則不盲目追求虛名,使孩子拋開物慾,看清生命的價值
- 啟發孩子「東西實在就是好」的觀念
- 以「精神」方面的補償替代「物質」
- 選擇性滿足孩子的需求
- 以相對基金方式,購買孩子物品,使其參與進而珍惜它
7.以價值清單活動協助孩子做自我探索與釐清。
十、教導孩子與朋友相處之道:
- 先去做別人的朋友---主動大方,別人一定樂於接受,也容易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2.充實知識以增進交談話題
3.坦承踏實以贏得信任
4.快樂幽默,散播歡笑,以營造和諧溫暖的氣氛
- 藉休閒活動促進良善之友誼關係
- 多接納,相互鼓勵以尋得相互成長的動力
7.曉以「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之真諦。
十一、面對孩子的兩性關係:
- 以開放的眼光接受孩子結交異姓朋友
- 採取積極態度輔導子女的異姓交往及其他性心理及生理方面問題
- 改變「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
- 建立和樂的家庭氣氛,讓子女體會到男女兩性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5.加強培養孩子正確的道德觀,讓孩子瞭解自重與尊重的重要。
十二、協助孩子生涯規劃:
- 協助孩子做能力、興趣、價值觀及人格特質之自我探索
- 蒐集資料認識職業世界
- 教以時間管理與情緒控制之要訣
- 培養挫折容忍力
- 體認讀書不是唯一的生涯路,技藝超群亦能闖出一片天
- 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根本,督促孩子不得任意戕害身體
- 鼓勵孩子從小目標做起,以漸進方式一步步地去達成理想
8.時時叮嚀孩子「掌握現在,就是掌握住自己」的信念。
以上十二項親職教育問題,確為時下身為家長的我們常需要留意篤行的;事實上,親子間關係的拿捏,猶如「放風箏」一樣,放與收的時機,確實需謹慎而小心,也 就是在緊與鬆之間要控制得宜;如果,有一天這根支撐風箏的長線面臨斷線的危機,我們需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去協助他呢?以便使放風箏的人不至於失去風 箏,而風箏也可以自由自在的成長與飛翔。
有人常說,現代的新新人類有四不,就是對人不感恩、對事不負責、對物不珍惜、對己不知克制;果真如此,那麼要如何在親子關係間造成「我好,你也好」的雙贏策略,恐怕親職教育要面臨最嚴重的考驗,也有賴吾等親師們共同努力創造,以期有更美好親子關係的健全發展。
(本文刊登於今日甲中校刊第5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