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筆 / 共 2 頁》 | | 最新消息 | 尋找紀錄 | 登入管理 | |
![]() ![]() |
主目錄 |
![]()
攝取提升免疫力營養素 喝足夠的水 溫馨提醒: 營養師/午餐秘書 111年05月26日 晚上7點55分 發表 |
![]() 台灣防疫面臨嚴峻考驗,請大家盡量待在家裡不要出去趴趴走。除寄望防疫人員,更要先學會保護自己。 營養師/午餐秘書 110年06月03日 上午11點00分 發表 |
![]() 夏季5大養生食補 多吃「苦」清熱解毒 夏天飲食首重清淡且帶有「苦味」的食物,像是苦瓜,不管煮湯、涼拌或熱炒都好吃,有助清熱、降火,緩解不適。
夏天到,就算在家窩著不動,汗也會直直流,天氣和心情都又悶又熱,夏季中醫有「心火旺、肺氣衰」的說法,飲食首重清淡且帶有「苦味」的食物,像是苦瓜,不管煮湯、涼拌或熱炒都好吃,有助清熱、降火,緩解夏天不適。
夏季清熱解毒 夏季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夏天豔陽高照、雨水多,天氣可用悶、熱、燥來形容,人體也處於陽氣旺盛的狀態,心臟機能特別活絡。從中醫觀點來看,夏季身體有「心火旺、肺氣衰」的特點,容易導致「傷津耗氣,困頓疲乏」,因此養生首重精神調養。
營養師/午餐秘書 110年05月10日 上午11點29分 發表 |
![]() 春季養生 春歸大地,萬物復甦,大自然呈現一片春暖花開的景象,《黃帝內經》中提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春天時節在自然界,氣候由寒轉暖,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甦生長,此時養生宜順應陽氣,自然升發疏暢的特點,以養肝為首重要務,此外春季天氣驟暖驟冷,變化很大,不但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也是氣喘好發時節,故保健預防尤為重要,所以做好春季養生保健,才能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春季日常養生 1.起居調養:春天為了順應氣候晝長的逐漸形成,應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的升發之氣,此外春季氣溫剛轉暖時,勿過早脫掉棉衣, 以免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引起傷風感冒。 2.精神調養: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而春季養生主要是護肝,所以調節心情,保持心情舒暢,才有利于春季陽氣生長。 3.運動調養:中醫認?,肝主筋,堅持鍛鍊則能舒筋活絡,有益肝臟健康,尤其清晨又是陽氣升始,有助於陽氣的升發,故清晨宜多去室外活動。 4.目視綠色:《黃帝內經》記載:「肝開竅於目。」肝的經脈上聯於目系,目之視力主要依賴於肝血的滋養,故春季多看綠色遠景也有利於肝臟的養護。 5.飲食調養:春天最適合養肝、顧脾胃,故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生冷、辛辣等食物,中醫認為酸能入肝,但酸性食物多吃易傷人體正氣,使肝火旺,及損傷脾胃,故少食酸性,多食甘味,如山藥、大棗,才有助養肝、護陽、顧脾胃。 春天可多食綠色食物 中醫認為春屬木,與肝相應,所以春季養生,首重養肝,在中醫五色養生中,青色入肝經,故春天應多食綠色蔬果,如高麗菜、芹菜、菠菜、花椰菜、綠豆芽、綠蘋果等,此外春天萬物生長旺盛,也是養陽的好時機,可吃當季食材如韭菜、洋蔥、青蔥、青蒜等,都可以滋補陽氣,幫助養肝血。 春季養生藥膳茶飲 1.養肝茶 材料:菊花兩錢、枸杞兩錢、決明子、桑葉各一錢。 做法:以六百CC熱水沖泡,悶泡十分鐘後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滋養肝腎。 2.養肝青蔬瘦肉粥 材料:波菜50克、芹菜30克、製首烏30克,豬瘦肉末50克,白米100克,鹽及調味料各適量。 作法:先將波菜、芹菜洗凈、並切好備用,製首烏洗凈先以淨水熬煮,取出藥渣,備用,白米洗淨,放入砂鍋,加入適量首烏湯,大火煮沸,加瘦肉末後改用小火煨煮50-60分鐘後,加入芹菜及波菜,續用小火煨煮2分鐘,加入適量鹽及調味料,拌勻即可。 功效:滋養肝腎、平肝降脂。 春季養肝3穴位 1.行間: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2.太衝:足背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3.大敦: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分處。 功效:疏肝理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方法:每穴按摩3-5分鐘,一天兩次。 營養師/午餐秘書 110年03月11日 上午11點39分 發表 |
![]() 秋天主「燥」,此時對於呼吸系統、免疫系統較差者,容易出現過敏感冒症狀,或是 皮膚乾癢、蕁麻疹、過敏性皮膚炎…等,都是好發作期。 在中醫學上,習慣稱呼這段期間為「秋燥」,而秋燥容易造成:口乾舌燥、鼻咽乾燥,乾咳、過敏性咳嗽、乾燥搔癢…等症狀。 因為 肺氣與秋天相應,肺在中醫學上與 皮毛、呼吸習習相關,才會好發皮膚及呼吸道疾病,加上入秋後,人體的新陳代謝跟夏天相比也跟著變慢。 下列 5 大秋天養生養肺食物與大家分享,一起入秋健康養生! 秋天養肺養生食物推薦 1 :蜂蜜
秋天養肺養生食物推薦 2 :南瓜
pumpkin 秋天養肺養生食物推薦 3 :蓮藕
秋天養肺養生食物推薦 4 :梨子
秋天養肺養生食物推薦 5 :銀耳
雖然現在白天時,大家仍時常感覺到夏天似乎尚未遠去~ 但隨著夜幕低垂,應該也已感受到幾分秋天的氣息,告別中秋,秋天已悄悄捎來信息。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9年09月09日 上午10點54分 發表 |
![]() 春季養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食補。在這其中,“補陽、少酸多甘、多果蔬”又是春季食補的三大重要原則。 2.每日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攝入,如奶類、蛋類、魚肉、禽肉、豬牛羊瘦肉等。 3.保證充足的維生素攝入。青菜及水果的維生素含量較高,如青椒等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是增強體質、抵禦疾病的重要物質。 春季補脾的食物有:山藥大棗粥、百合粥、地瓜粥、菇類、兔肉、牛羊肉、鱔魚、蘿卜、黃豆、紫菜等。 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卜、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及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卷心菜、菜花等富含維生素E,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春季食補,每日至少要保證4種以上的蔬菜和2種以上的水果。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9年03月06日 下午1點40分 發表 |
![]() 我的餐盤六口訣:
吃得多、吃得飽不等於吃得好,想要吃得均衡健康,6大類食物要先分對! 我的餐盤建議,每天都要均衡攝取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與堅果種子類。按照口訣去夾取適當的食物比例,就可以攝取到充足又均衡營養的一餐。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9年03月05日 上午10點14分 發表 |
![]() 為有效做好防疫工作,針對學校開學後午餐製作、供應相關衛生安全管理及防疫措施配合事項說明如下: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9年02月24日 下午1點23分 發表 |
![]() 不攜帶零食到校 (避免共食) 手部不觸摸眼口鼻 用餐及潔牙時間不交談 不以口就飲水機喝水 午餐打飯要做好防護措施 搭配正確洗手及勤洗手,健康跟著我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9年02月20日 下午2點25分 發表 |
![]() 喔~簡單四原則 提升免疫力不求人 日夜溫差大,抵抗力較弱的人早已染上風寒、感冒,而流感疫情最近也持續增溫,除了勤洗手、戴口罩等預防方式外,適當增強身體免疫力也是很好的方法!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9年02月20日 下午2點20分 發表 |
![]() 想要均衡吃,卻總是不知道怎麼辦嗎? 只要照著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6口訣跟著吃就對了。國健署用我的餐盤口訣創作成朗朗上口的口訣歌,搭配上簡單的舞蹈動作,讓你輕鬆了解『我的餐盤』均衡飲食。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8年12月05日 下午4點10分 發表 |
![]()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8年10月15日 上午10點15分 發表 |
![]() 早餐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提供一夜禁食後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物質。此外,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吃營養均衡的早餐對身體有諸多好處, 有助於學習認知能力,別忘了每天盡量在早上八點前吃完早餐呦!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8年09月03日 上午9點54分 發表 |
![]()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8年06月12日 下午4點56分 發表 |
![]() 家長學起來 「5招生活技能」陪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8年03月11日 上午12點24分 發表 |
![]() 勤洗手、不生食,慎防諾羅病毒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8年03月06日 上午12點14分 發表 |
![]()
|
![]() 請參閱網站分享訊息! 腰圍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簡稱WHtR)是指將一個人的腰圍及身高用同單位表示時,兩者的比值。腰圍身高比可以衡量其體脂肪的分布情形,腰圍身高比較高的人,其肚腩贅肉較多,較容易罹患和肥胖有關的心血管疾病[1]。 一份2010年提出,根據11,000個案例,長達八年以內的追蹤研究發現,腰圍身高比比更廣為使用的身高體重指數(BMI)更可以預估心臟病、中風及死亡的風険[2]。不過在2011年另一個研究以六萬名案例,長達十三年的研究指出,針對BMI調整的腰臀比比腰圍身高比更可以預測缺血性心臟疾病的死亡率[3]。 相反的,至少有一項研究認為腰圍身高比無法預測新發糖尿病的比率[4]。 腰圍身高比0.5是臨界值,超過0.5表示罹病風險提高。2010年針對已發行研究的系統比評論指出:「腰圍身高比不需要年齡、性別、種族相關的資料,為其優點。」[5]針對四十歲以上的人,腰圍身高比的臨界值是0.5,針對四十歲到五十歲的人,腰圍身高比的臨界值在0.5到0.6之間,若是超過六十歲的人,其臨界值是0.6[來源請求]。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7年12月08日 上午9點49分 發表 |
![]()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同去現場瞭解台灣過往至今學校午餐的相關紀錄!!復刻經典菜色 「學校午餐時光機影像展」開幕 每到選舉,營養午餐就變成政治人物的口水戰素材和政策支票,但實際上全國各縣市學校午餐的樣貌百百款,「孩子學校的營養午餐比牢飯還差?」、「學校營養午餐沒人愛吃,多半成了廚餘?」等惡劣刻板印象也壟罩著全國每天170萬師生的午餐。 營養師/午餐秘書 107年10月30日 上午11點38分 發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