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竹縣103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實施計畫 | |
|
壹、評鑑目的
一、了解學校辦學績效,促進校務興革。
二、激勵學校團隊士氣,發揮專業功能。
三、整合例行評鑑工作,提升行政效能。
四、評析學校特色文化,帶動多元發展。
貳、評鑑對象
一、縣立國民中學。
二、縣立國民小學。
參、評鑑項目
一、校務發展。
二、教務發展。
三、學務發展。
四、總務發展。
五、輔導發展。
肆、評鑑方式
一、學校自我評鑑:
1.各校辦理校務評鑑,校長每任任期第一年自辦一次內部評鑑,第二年自辦一次外部評鑑,一般學校第三年自辦第二次內部評鑑。
2.內部評鑑:由校長、行政人員代表、教師代表及家長代表組成自我評鑑小組,以校長為召集人,並訂定評鑑工作計畫。
3.外部評鑑:由學校遴聘校外人士組成評鑑小組,依據實施內容,進行自我評鑑,並撰寫學校自辦的外部評鑑報告。
二、評鑑小組評鑑:
由新竹縣政府(以下簡稱本府)教育處遴聘學者專家(含校長、本府教育處督學及科長)籌組評鑑小組,校務評鑑工作計畫由本府教育處訂之。
伍、評鑑運用
一、學校自我評鑑:評鑑結果作為校務發展改進依據。
二、評鑑小組評鑑:評鑑結果評定之缺點及改進意見,本府教育處應切實列管追蹤輔導,協助各校改進。
三、評鑑總評報告由本府教育處公告,具有特色值得推薦者,得向本縣國民中小學推介參考或鼓勵其他學校前往觀摩學習。
四、評鑑小組評鑑時,受評鑑學校應提出校長任期第二年實施之自辦的外部評鑑評鑑報告供委員參考,並置於校務發展的卷宗。
陸、預期效益
一、落實各項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措施,提高學校效能。
二、協助學校校務推展,增進辦學績效。
三、作為檢視學校校務經營、校長辦學績效及輔導、補助學校之參考。
柒、評鑑經費
一、學校自我評鑑所需經費於學校相關經費自籌支應。
二、評鑑小組評鑑計畫及作業所需經費由本府編列預算支應。
捌、獎勵
一、受評學校得依組別或項目擇優錄取一~二名,頒以獎座(獎牌),以資鼓勵。學校推動有功人員則依貢獻分別予以敘獎獎勵。
二、承辦本案有功學校,得依「新竹縣政府及所屬各機關學校公務人員平時獎懲基準條文」、「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暨「新竹縣立各級學校教職員獎懲要點」給予敘獎獎勵。
玖、附則:本計畫經 縣長核准後實施,修正亦同。
|
|
學校發展評鑑指標
項目
|
評鑑重點
|
評鑑指標
|
|
|
壹、校務發展
|
一、計畫與目標
|
1.學校願景反應教育理想,共同型塑符合教育政策。
2.中長程發展計畫切實可行,並符合學校教育目標。
3.發展學校特色。
4.建立學校完整自我評鑑機制。
|
|
二、領導與管理
|
1.行政領導圓融有效。
2.各項會議及委員會運作良好。
3.健全人事甄選及考核制度。
4.落實教職員工差假管理與福利等服務。
5.落實學校預算執行與績效。
|
|
三、專業與品質
|
1.重視課程領導並有具體成效。
2.具有學習型學校理念及具體做法,帶動教師專業成長。
3.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提昇教學效能。
4.促進學生多元學習,提昇其能力之具體作法。
|
|
四、家長與社區
|
1.家長會運作良好並積極支援學校辦理各項活動及處理校園問題。
2.成立志工服務或家長支援團體,並積極配合辦理學校教育活動。
3.校園開放並有效結合社區資源。
4.建構校園與學區安全行動方案,能確實執行且績效良好。
|
|
五、其他
|
|
|
教務發展評鑑指標
項目
|
評鑑重點
|
評鑑指標
|
|
|
貳、教務發展
|
一、計畫與組織
|
1.課程計畫切實可行。
2.發展各領域課程計畫。
3.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教學研究會組織健全並運作良好。
4.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特色。
5.依據教育部頒訂國中小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落實常態編班及教學正常化。
|
|
二、教學設備資源
|
1.充實圖書、資訊與教學設備。
2.發展各領域教材、教學輔助教具。
3.有效運用專科教室並管理完善。
|
|
三、教師專業發展
|
1.辦理教師成長研習有效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2.鼓勵並運用教師組織協助教師專業發展。
3.教師積極參與校內外進修,並能分享心得。
4.鼓勵教師專業對話,落實課程教學及學習檔案系統之知識管理功能。
5發展自發性的學習成長團體,並能提昇教學品質。
6.積極參與各種教育實驗或專案研究;發展研究或創作成果,擴展專業影響。
7.辦理教師教學相關評鑑並提供改進策略。
|
|
四、學生學習成長
|
1.辦理學生學習活動與成果發表。
2.辦理校外課程與教學活動。
3.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活動。
4.辦理學生補救教學(弱勢扶助、補救教學實施方案)。
5.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
|
五、其他
|
|
|
學務發展評鑑指標
項目
|
評鑑重點
|
評鑑指標
|
|
|
參、學務發展
|
一、計畫與組織
|
1.擬訂具體可行的工作計畫。
2.依法設立各項組織並運作良好。
3.擬訂完備的獎懲規章。
4.建立合理的學生申訴制度。
5.建置意外事件及危機處理機制。
|
|
二、生活及安全教育
|
1.舉辦禮儀、秩序及整潔教育活動。
2.推動服務學習。
3.落實校園及交通安全教育。
4.落實校園正向管教。
5.校安通報與管理
|
|
三、體育與衛生保健
|
1.增強師生體適能活動。
2.辦理各項體育活動。
3.重視師生健康的服務與保健。
4.注重飲食衛生及營養教育。
5.落實環境教育。
|
|
四、訓育工作及活動
|
1.成立學生自治組織並運作良好。
2.參與學校活動規劃及執行。
3.確實辦理民主法治教育活動及各項學生活動。
4.成立多元化的社團。
|
|
五、其他
|
|
|
總務發展評鑑指標
項目
|
評鑑重點
|
評鑑指標
|
|
|
肆、總務發展
|
一、計畫與組織
|
1.訂定中長程校園發展規劃藍圖。
2.適時檢討校園空間規劃。
3.校園設施規劃能支援教學。
4.研訂並執行校園綠化美化工作計畫。
|
|
二、設備管理
|
1.訂定完備學校財物管理維護辦法並充份使用。
2.設置工程、財務及勞務購置規劃執行小組,並有效執行任務。
3.落實學校設施及設備安全檢查與維護。
|
|
三、事務與文書
|
1.警衛及工友善盡管理與維護的責任。
2.校園開放及場地租借合於相關規定。
3.妥善規劃校園人車動線與停車空間,管理成效良好。
4.落實校務行政電腦化。
5.落實文書公文電子化及文書檔案管理作業。
|
|
四、經費使用績效
|
1.確實依基本需求經費籌編預算數,並有效執行(特別是基本修繕費、教學設備補助款)。
2.執行項目符合中長程校務發展,規劃經費需求,並有效執行。
3.經費之執行、核撥銷均依相關規定辦理。
4.帳冊與財產管理清楚明確。
|
|
五、其他
|
|
|
輔導發展評鑑指標
項目
|
評鑑重點
|
評鑑指標
|
|
|
伍、輔導發展
|
一、計畫與組織
|
1.擬訂具體可行的輔導的計畫。
2.建立健全輔導組織並有效運作。
3.提供輔導資訊,建立輔導網絡。
|
|
二、資料與設備管理
|
1.輔導處各項設置符合輔導理念與學生需求。
2.建立完備的學生資料、輔導資料與會議紀錄。
3.各項測驗工具妥善管理與應用。
|
|
三、輔導工作
|
1.宣導重要輔導政策及方案。
2.落實生命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
3.落實生涯發展教育與技藝教育(國中)。
4.辦理教師輔導知能研習及進修。
5.辦理親職教育,有效提昇家長終身學習活動。
6.落實認輔制度之團體及個案輔導。
7.落實中輟生之預防、追蹤、復學、安置及輔導工作。
8.落實扶助高風險家庭及兒童少年保護工作。
9.依「本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辦法」 將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建檔,記錄並追蹤其家長或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學生之人接受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情形。
|
|
四、特殊教育
|
1.學校特教推行委員會組織健全且定期召開會議。
2.配合執行各類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工作。
3.落實特殊教育學生安置輔導工作。
4.妥善規劃特教學生教學設備及校園無障礙設施。
5.辦理教師及家長特教相關專業成長活動。
|
|
五、其他
|
|
|
|